搜索

海派紫砂和三条徐州信息

作者:杨世明

  5月1日下午,收到一部《黑龙江美术出版社》刚出版的书《海派紫砂》,翻了一翻,发现书里有三条徐州信息。

  其一,书的作者是徐州沛县人袁野。袁野是1971年生人,却创造了不凡的业绩。早年毕业于江苏陶瓷工业学院,杭州中国美术学院,他是当代书画家、诗人、陶艺家、中国紫砂史研究学者,更值得一书的是2015年他恢复失传三百多年的宫廷《黑紫砂》,黑紫砂制作和烧制工艺,成为上海非遗项目,2019年荣获“上海工匠”称号,现为上海杉达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。

  《海派紫砂》一书是袁野先生的第十五部著作。袁野先生写这部书的初衷,源于他对宜兴、上海两地生活以及紫砂文化的深入学术体验、历史文化研究,从而有了“海派紫砂是文化紫砂,是艺术品,其蕴含的强烈的江南文人气质是其最大的艺术特征,这也是与宜兴紫砂的最大区别”的理念,并把这一学术概念醒目的标在书的封面上。

  其二,徐州人金士恒正式写进历史。袁野先生寄来书并附言说:“这次最大的意义是把金士恒列入正史!为这位徐州乡贤在上海留下的历史痕迹,予以纪载”。

  金士恒是将紫砂技艺向海外传播的第一人,这是历史的正论。但他是哪里人?却是百年之谜。经我考证金士恒是徐州人,文章首发于2011年1月17日徐州《彭城晚报》《都市晨报》,后为《宜兴日报》《现代快报》转载,得到紫砂业界认可。其后,我多年研究金士恒,发现他是诗人、书画家、奇石鉴赏家、陶艺家,相继写作了书稿《金士恒评传》《金士恒茶器二十三式》,还承蒙宜兴陶瓷协会史俊棠会长写了序。

  金士恒求学于上海,长期生活在上海,也是从上海到日本传艺的。袁野先生落户上海后,发现了金士恒的许多史料,确定把徐州的这位先贤写进正史。在《海派紫砂》一书里,袁野先生用了一个章节、共5页纸图文并茂的记载了金士恒的艺术成就。

  其三,应袁野先生之邀,我为《海派紫砂》题写了书名。袁野先生曾在徐州举办过个人“黑紫砂作品展”,给家乡人留下深刻印象,也由紫砂结缘。多年来,袁野先生不仅对我研究紫砂文化很感兴趣,还对我倡导并体验“彭城两书体”予以鼎力支持。“我很喜爱李可染先生的书体,《海派紫砂》还是请你题吧。”袁野先生在微信里诚邀,我知道自己只是体验字,还是写了横式竖式好多幅,便于袁野先生挑选。

  我的体验字《海派紫砂》在袁野先生著作上面世了。感恩袁野先生支持。

扫一扫分享本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