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
古朴与深刻的交融

  作者:河北李建国(老耕云僧)

  古朴与深刻的交融

  ——评杨世明《布衣大家》隶书作品

  杨世明创作的《布衣大家》隶书作品,在古朴的书法风格中蕴含着对主题的深刻诠释,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。

  书法风格:隶书韵味尽显古朴之风

  从书法风格上看,杨世明的隶书功底扎实,笔力沉稳。“布”字起笔蚕头圆润,逆锋而入,彰显古朴厚重之感,行笔过程中锋运笔,线条凝练且富有张力,收笔雁尾一波三折,尽显隶书典型特征,仿佛将人带入古老的汉魏时代,感受其独特的书法韵味。

  “衣”字结构严谨,笔画间疏密得当,撇捺舒展,犹如古人宽袍大袖,洒脱而飘逸,却又不失端庄稳重。整体字体形态扁平,横向取势,强化了隶书的视觉张力,让整个“布衣”部分呈现出一种质朴而大气的风格,与“布衣”所代表的平凡、质朴形象相得益彰。

  “大家”二字同样延续了这种古朴之风。“大”字以简洁有力的笔画构建起作品的骨架,一横粗壮厚实,承载着“大家”的深厚底蕴,一撇一捺开阔舒展,似大家的广阔胸怀。“家”字笔画粗细变化丰富,点画精准,犹如家庭中的各个成员,虽各具特点却紧密相连,营造出一种和谐、温暖且庄重的氛围。

  主题诠释:平凡与伟大的深度融合

  杨世明通过这幅隶书作品,对“布衣大家”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刻诠释。“布衣”在传统语境中代表着普通民众,而在他的笔下,这些平凡之人被赋予了别样的光彩。隶书的古朴质感,仿佛在诉说着布衣阶层虽身处平凡,却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生活底蕴。

  “大家”则象征着在某领域有着卓越成就和非凡影响力的人物。杨世明将“布衣”与“大家”相结合,用书法艺术表达出一种观点:伟大并非只属于那些出身显赫、地位尊崇之人,众多来自民间、扎根于普通生活的布衣之士,凭借自身的才华、努力和独特贡献,同样堪称“大家”。作品以古朴的隶书形式呈现,让这种对平凡与伟大的深度融合更加深入人心,引发观者对“布衣大家”这一概念的深入思考。

  艺术价值:传统与创新的独特表达

  在艺术价值方面,这幅作品既传承了隶书的传统精髓,又在主题表达上有所创新。从传统角度,杨世明对隶书笔法、结构的精准把握,展现了对古老书法艺术的尊重与传承,让隶书这一传统书体在当代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
  而在创新层面,以“布衣大家”为创作主题,打破了人们对“大家”形象的固有认知,赋予了作品时代性和现实意义。它鼓励人们关注生活中的平凡英雄,发现那些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业绩的人。这种传统与创新的独特表达,使作品不仅具有艺术欣赏价值,更具有思想启迪作用,为当代书法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向。


  小跋:有感而书的《布衣大家》一经发出,就引为热议,还有热评。远在江南的《江南晚报》著名记者何小兵先生点评,闻名全国的“公益一元家教”的创始人李刚先生写了长评,河北诗书画印皆长、且喜爱写作的李建国(老耕云僧)先生又写了一大篇。

  一时间,《布衣大家》竟成了热词。由此似乎可以看出,少字书不仅是大学问,而且少字书常常写出拨动心弦、引发共鸣、给人启迪的大道理。这也许是少字书“五千岁正青春”的魅力所在。

  感恩何小兵、李刚、李建国,还有数以百计热情点赞的群友!

  ——杨世明

扫一扫分享本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