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段网络文人交流的佳话
艺术百家全媒体联盟图文推送

虽然我与张成银老师素未谋面,但一直仰慕先生在书法,篆刻上的成就。虽然先生的书法篆刻是大师,我只是篆刻的“票犮″,没想到在杨世明先生的“二传”之下,演绎了一段网络佳话。

张成银(1957年9月11日出生),江苏徐州人,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等多重文化身份,长期致力于书法艺术研究与教学。其书法创作以融合汉简草书与今草见长,形成独具特色的简书式行草风格,作品曾入选全国第三届新人作品展等十余项国家级展览。自2016年起担任清华美院简牍书法高研班助理导师,2024年担任"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"主讲导师,推动简牍书法传承发展。



艺术点评的典范
6月1日,当代著名汉简草书大家,“每日一印"的篆刻家张成银先生点评《废书可鉴,废石可镂》:
王昭鵬先生文章寫的不錯,70後學篆刻精神可嘉,印刻的也不錯,只不過這兩方印章美中不足的是都有錯誤。第一方「人」字錯了、多了一筆。第二方「惟」字右邊的「隹」字刻反了。
并说:"楊老師,我的性格比較直,有話直說,您別介意,我對藝術很敬畏、一絲不苟。"
我答曰:"70后动刀,能得到大家如此评价,说长道短,这才是艺术创作的好气氛!"
同时,我把成银先生点评转给王昭鹏先生。
后,昭鹏先生回应说:"谢谢成银老师指点,重新刻!”
为张成银,王昭鹏二位先生对艺术敬畏的格局鼓掌!为徐州微信群“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"的美好氛围鼓掌!
杨世明

此印的“惟”字,“隹”刻反了。

此印的“人”字,不规范,多了一划。
于是磨去错印,重新篆刻如下:


好在金石篆刻可以容错,于是我遵从成银老师的指点,断然磨掉,重新刻过。这一磨一刻是修正,更是求真。
当今网络便利,文友交流顺畅。大多数人在微信上一眼瞥过,顶多点个赞。但成银老师看的认真,评的直率,此乃真文人,这才是一字之师也!正所谓:闻过则喜,知过不讳,改过不惮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