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兰田
(1926年9月20日—2003年4月5日)是中国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,豫剧“崔派”艺术创始人,与常香玉、陈素真等并称豫剧六大名旦。
她生于山东曹县,5岁逃荒至郑州,11岁学艺,以悲剧表演见长,代表作包括《秦香莲》《三上轿》等四大悲剧,曾任安阳市豫剧院院长、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等职。
马培童绘豫剧六大名旦之三


早年经历与学艺
出生与迁徙 :1926年生于山东曹县,5岁因家贫随父母逃荒至郑州。
拜师学艺 :11岁入豫西调名艺人周海水的太乙班学须生,三个月后登台演出;后改学旦角,师从张庆官等名家,成为“豫剧十八兰”中的佼佼者。


艺术生涯与成就
舞台生涯 :
1940年代在洛阳、西安等地演出,与常香玉、陈素真等合作,以《桃花庵》《贩马记》等剧成名。
1951年率“兰光剧社”落户安阳,任安阳市豫剧团团长,后升任豫剧院院长。

艺术特色 :
以豫西调为基础,融合豫东调及秦腔、曲剧等元素,唱腔深沉悲怆,尤擅鼻音运用,形成“崔派”风格。
代表剧目为“四大悲剧”:《秦香莲》《三上轿》《桃花庵》《卖苗郎》。
2003年逝世,享年77岁。其艺术影响深远,弟子张宝英等传承“崔派”,豫剧悲剧表演体系得以发展


荣誉与贡献 :
1956年获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演员一等奖,培养张宝英等弟子。
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、河南省剧协副主席,推动豫剧教育,兼任安阳市戏校校长。

马培童
中国焦墨焦彩非遗传承人
中国焦墨彭城刻石皴创始人
中国焦墨新岩画创始人
中国彭城焦墨新汉画创始人
中国焦墨彭城汉画之乡创始人

“焦墨画四杰”
1/程邃·明未清初焦墨先驱,以枯笔渴墨技法著称,代表文人画与焦墨的结合
2/黄宾虹 :提出“干裂秋风,润含春雨”理论,将焦墨技法系统化纳入“五笔七墨”体系,奠定现代焦墨艺术基础
3/张仃 :20世纪推动焦墨写生创作,使其进入中国画主流舞台,代表作如《焦墨山水》系列
4/马培童,在焦墨画技法上创新,发明了(彭城刻石皴)技法。又开壁了彭城焦墨新汉画的创新之路。是彭城画派的新领军人物。